首页 >>刊物>《中国军转民》杂志
刊物

《中国军转民》杂志2024年2月上

来源:《中国军转民》杂志发布时间:2024-02-15浏览量:62

用红色文化奏响时代主音

 《中国军转民》杂志 编辑部

天地酿紫气,人和行大道,好的运势总是偏爱自强奋发的民族和勤劳的人民。几日前,才刚刚迎来盎然生机的春天,红红的“中国年”又火热上线。

在历经了一场漫长的疫情后,这个“中国年”注定有着更多担负与寄托,注定比往年有着更恳诚的奔赴。有过不得已,才知珍贵;有过失去,才会反思。当寻常的生活,寻常的相见,寻常的拥有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沦为无常,才知道握住寻常,就是最大的幸福。所有的装点,不是应景的排场;所有的排场,都是亘古文化的赓续、不朽的蕴藉,盛装的“中国年”是对寻常的归结,又将“家”的最高境界化为寻常的集中欢腾。再没有比这个“中国年”更看重欢腾,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处处都是家人团圆、友人期会的图景,匝地的笑语在飞扬,相谈的寒暄在脉动。

这种对家的加持与奔赴,是中国“齐家”文化在这个“中国年”的一次异常隆重而又最为直观、简单的现实展现。它是存在于历史时空的一种生命本美又在这个时代从抽象走向具体,它是一种文化将心灵震颤的自觉。能震颤人心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脉搏,是一个民族所以勇毅、挺拔、砥砺的底气与靠山,更是一个民族历来文明叙事与繁荣复兴的精神原力。这种精神原力是先辈们的诗与远方,是他们用热血淬成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先辈们丈夫许国的壮阔史诗。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河山异样,匹夫当责,当家国碎裂、历史的云雾遮天蔽日,先辈们毅然决然,前赴后继,将青春挥洒,将生命燃烧。在淞沪,在南京,在太原,在长沙,在赤水,在湘西,在桂南,在滇缅;在延安,在西柏坡,在韶山,在古田,在井冈山,在遵义,在瑞金,在狼牙山,在大别山,在朔风凌冽的雪巅,在如履薄冰的沼泽。一处遗存,都是生命的一次慷慨铺成;一处遗存,都是英雄赤心的立体卷帙;一处遗存,都是民族的不朽丰碑。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精神高坡,它们与自然合体,以风景的模样供后人观瞻,以不拘一格的旋律向子孙讲述山河故事。

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定海神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先辈们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家国胸怀与担当,筚路蓝缕,一身风骨。周总理的“三用”大衣,朱德总司令的扁担,半条被子,这些远年的红色文化,至今依然秉持与吐纳着民族精神,涤荡心灵。

新时代更需要先辈们的英雄情怀与家国情怀。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瞩世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正星火汇聚、踔厉奋进,每个中华儿女都该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平凡英雄;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正处于加速演进期,来自境外的意识形态日趋活跃与复杂,建立坚毅的家国情怀,有益于夯实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彻底筑牢防线,免于蛊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色文化以独特禀赋,形成了社会的弘大哲学体系,并将悲痛化作思想,将严肃化作展览,向这个时代发出最强音。


目录CONTENTS

卷首语

——

高端视点

 

特别关注

——

国防科技

俄乌冲突中的俄军物资储供保障问题及对我军的启示——徐侃

 

前沿探索

中日外交部门海外社会安全预警信息发布服务的技术性比较研究——陈嘉辉

人工智能时代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研究——范雅青 刘伟

新时期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贺丹薇

新时代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王钰 张园梦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高校防控对策——蒋圣露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重维度——李奕喆

《民法典》视域下的手机APP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研究——芦平

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王文霜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研究——谢媛春

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薛凡

国家治理中大数据应用展望——张妍 梁静宜 陈迅 邓晨曦 唐文君

新时代加强乡村小学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毛贵红

 

 

改革创新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以池州市丁桥镇为例——程圆 胡章平

新工科背景下军队院校《工程图学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李朝雷 张娇

一流课程视域下《野外生存》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及实践——以“警察野外战术”为例——时彩颖 马玉峰 宋勇 郭鹏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与创新路径——王川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究——向桂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提升路径研究——王璐 王晓琳 晏双生

数字赋能高职辅导员职业创新能力培育生态系统构建对策研究——赵健

用技术创新实现“做自己”——基于电影《深海》的探析——左安萍

学术园地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时代价值——李海立 孙仙红 刘俊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陈昱锜

新时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认知与实践路径探究——从热词“大学生眼中清澈的愚蠢”的角度思考——陈怡蕾 邓卫永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里程碑意义——丁玮 杨逸隆

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色的使命价值观——王浩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蒋祥熙 袁登银

军旅音乐在军队基层宣传与招募工作中的传播效果评估——李思凡

从延安精神中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价值——李依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沈梦佳

课程思政背景下声乐课堂中红色文化融入策略分析——盛发军

寻觅·思索·架构: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主体的关系探赜——汪颖婷 韩学言

基于行政组织私法化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法律属性探讨——张赟 连洁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郑丹萍

新时代人民群众观及其时代价值——包格根其尔 

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十个维度——代萍毓

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冯琼芳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党的纪律建设研究——刘亮 马婧

从伟大建党精神出发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古子沛

中国共产党自信自立的理论原点与实践支点——韩甫 左天生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刘胜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生成逻辑、实践探索与价值意蕴——蒙雪冬

新时代国有企业基层党建不足及提升路径——米芳

发挥党建赋能作用 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穆娇娇

延安精神内涵阐释的四个维度——田思曼

“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邢玉佳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研究—— 左谦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研究——侯潇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李向荣

 

 

教育论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维度——陈美丽

新时代高校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丁富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涵养作用——范凯轩 刘晨竹

干部作风及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XX学校为例——曹玲

探索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李晓晗 

公安院校辅导员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实践策略研究——刘丁翠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与实践观——刘洋洋

革命纪念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刘悦

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学生党支部建设对策研究——丘盼盼  余娟

思政课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以四川交职院“9+3”学生为例——任倩

高校校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邵文章 张建彬 周雷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苏宁

红色短视频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向度、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孙楠

家风家训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王裕涵

大思政格局下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曹慧

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能力提升的研究——董玲莉

学党史 强党性 永葆政治本色——黄玉琳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评价与效果研究——陆秀青

大思政格局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任鹏  侍学婷

协同推进各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机制研究——王青 顾卫平

主旋律影视片思政元素高校课堂育人价值的实践探索——徐佳

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与现实意义探究——杨晓萍

谈高职院校党建引领下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范灵芝 芦琴 朱显鸽

开放教育视域下经管类课程思政实效评价体系研究——李紫晨 杨丽娟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汪臻彦

新时代下高校团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思考——鲁汉杰 张瑜 宋建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迁研究——王赫

党史学习教育有效途径机制研究——朱倩

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某测试设备课程为例——刘鲁钰 肖支才 李尚璁

 

 

史海烟云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研究——刘宇轩

 

 

国际观察

俄乌冲突中俄军武装直升机运用分析—— 朱鹏  刘亮